1 目的 2 范圍 本規(guī)范適用于中重型卡車的車架總成及其零部件。 3 鉚釘 3.1 鉚釘材料、化學(xué)成分、機械性能應(yīng)符合Q450-1995; 3.2 鉚釘表面一般進行氧化處理。 4 鉚釘孔
+ Q$ j) `8 E# E) U8 F0 m
$ ^* d2 w( X2 e
表1 (單位:mm)$ P2 p2 d" j9 N1 X1 O
鉚釘直徑d | 10 | 12 | 14 | 16 | 最小距離D | 冷鉚 | 20 | 24 | 26 | 28 | 熱鉚 | 20 | 26 | 30 | 35 | 2 y! |3 N7 b2 u. W# s3 m" I
4.2 測量點 鉚釘孔孔邊距“X”應(yīng)從圖2所示測量點計起。
4 c8 T; X0 n( Y% C% W. T
) m. {5 e" Z$ o$ W' z
4.3 角度偏差 鉚接機專家網(wǎng) O4 Z' S2 H" |2 ]+ P' h/ W5 f
縱梁上、下翼面對腹板的角度偏差為±1°或±1.5mm (當(dāng)翼板寬度為90mm時),見圖3.( C4 a3 d. m$ m; s* }
6 S+ p$ e# O' X, @/ y+ d7 T
4.4 鉚釘孔的直徑,見表2. 表2 (單位:mm)
# f) R- L/ o* R, o8 E4.5 去毛刺 4.5.1 無論產(chǎn)品圖樣上是否注明去毛刺,實際加工過程中都必須對孔的兩端打磨或倒角,以去除毛刺。去毛刺后,手指肚劃過孔端邊沿應(yīng)感覺平滑、無明顯凸兀感,孔內(nèi)必須無殘留鐵屑或飛邊。 4.5.2 零件裝配時鉚釘孔允許的最大位移量(錯位量)為1.6mm,為消除位移可采用與孔徑對應(yīng)的鉸刀絞孔,以保證鉚釘能順利插入。 鉚接機專家網(wǎng)4.5.3 鉚釘孔位移量不大于1.0mm時,允許使用導(dǎo)正銷或其它方法來使鉚釘順利插入鉚釘孔, 否則應(yīng)絞孔至鉚釘能順利插入。 4.5.4 絞孔時鉸刀的最大傾斜角為5°,鉚釘插入前鉚釘孔兩端應(yīng)按4.4.1的要求去毛刺。 $ v6 g- b' _4 S( I3 v
5 鉚接 5.1 鉚釘墩頭成型應(yīng)為球冠形(或近似球冠形),其直徑dk應(yīng)不小于鉚釘桿直徑的1.5倍,其高度K應(yīng)不小于鉚釘預(yù)制頭高度,見圖4。
8 Q; v6 }$ i s- o+ U( c8 h0 D; C
9 t: j$ ?& {% Y$ P+ ^4 h9 p2 G5.2 鉚釘、鉚接零件表面應(yīng)清潔,不得有銹層、油垢,鉚釘孔不得有毛刺。 5.3.1 鉚釘頭(包括成型頭及預(yù)制頭)與被鉚鋼板間必須緊密貼合,其間隙不得大于0.05mm,見圖5。 5.3.2 被鉚零件間的貼合面在鉚釘沿周3d(3倍鉚釘桿直徑)范圍內(nèi)必須緊密貼合,其間隙不得大于0.05mm ,見圖5。 ; G. j9 R9 \: p8 q) g7 T
% n2 W( k. ~9 Y# U: n, I
5.3.3 鉚釘孔到彎邊距離小于3d時,圓角部分不做上述要求。 5.4 鉚接操作時,上、下鉚頭和鉚釘應(yīng)同心,以保證鉚釘成形準(zhǔn)確。 5.5 車架及其零部件采用冷鉚鉚接。當(dāng)技術(shù)文件有明確要求時,可采用熱鉚鉚接。 5.7 熱鉚鉚釘在裝入鉚釘孔前,必須清除氧化皮,對燒損、燒細、燒壞的鉚釘不允許使用。 5.8 鉚接后,不符合要求的鉚釘應(yīng)鏟去重鉚;鏟去鉚釘時,不應(yīng)損壞母體金屬及相鄰鉚釘,其鏟入深度不得超過0.5 mm。 " g1 g" G/ G K% Y; G
6 鉚接壓力 鉚接壓力見表3。 表3 鉚接壓力
3 t$ J( W8 i/ v4 U, r- b9 f
& H) g( y# u. v |